?聚力隊前結碩果 童心向黨慶百年
——晉安區(qū)開展“隊前教育 幼小銜接”課題試驗階段成果展
海峽品牌雜志社記者 席瀛
隊前教育是少先隊組織對隊齡兒童進行的“準備參加少先隊”的教育。為了加強對學齡前兒童的政治啟蒙,在團省委、團市委領導的關心支持及福州市少先隊工作學會專家的指導下,晉安區(qū)開展了“隊前教育幼小銜接”課題試驗工作,這是晉安區(qū)學前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一大新舉措。6月24日下午,課題試驗階段成果展在晉安區(qū)實驗幼兒園隆重舉行,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獻上一份別樣的生日禮物。

團省委常委、少年部部長、省少工委常務副主任石智勇,省少工委副主任、省總輔導員鄭百靈,省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市少學會名譽會長馮秋水,團市委學少部副部長林煜,晉安區(qū)教育系統(tǒng)黨委書記丁紀兵等領導專家以及課題組成員、家長代表們等參加了課題試驗階段成果展示活動。

階段成果 精彩紛呈
晉安區(qū)“隊前教育幼小銜接”的課題承辦園——晉安區(qū)實驗幼兒園,園長連勝作為課題組副組長對歷時三個多月的課題開展情況進行詳細介紹。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和家長對隊前教育的關注度、知曉度及認可度,聚焦課題開展的三大阻礙,解決隊前教育“六知六會一做”認知的不足。通過專家引領、學習觀摩、教研探討等形式,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教育形式上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上滿足幼兒的需求,形成了教研集和教學案例集。
孩子們在成果展板前大方地向嘉賓介紹隊前教育課題開展的活動,精彩的講解贏得陣陣掌聲和贊嘆聲。

展示區(qū)里開展一分鐘系紅領巾、隊徽拼拼樂,隊前知識競賽、釘板畫等豐富的隊前區(qū)域游戲。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探索現(xiàn)階段幼兒能夠接受的方式,嘗試幼兒園特有的圖文并茂的方式,學習少先隊“六知六會一做”知識,激發(fā)幼兒向往入隊,對加入少先隊組織充滿期望。

專家點評 聚焦到位
參觀成果展之后,專家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晉安區(qū)前嶼小學校長童家富認為,作為資深少先隊工作者第一次見到這么充滿童真、童趣的少先隊隊前教育。驚嘆晉安實幼特有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孩子們在手工創(chuàng)作中融入隊前因素,在他們的心里播下愛國、愛黨的種子,課題成果是非常喜人的。

晉安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黃婉蘭認為,晉安實幼的課題試驗思路新穎、視角獨特、方法多樣、過程扎實。隊前教育融入幼小銜接,有專家引領、教師學習引領以及孩子們的學和家長的配合,取得一定的成果。課題更加契合3——6歲幼兒發(fā)展目標和幼兒年齡特點。提出后期課題試驗把小學階段和幼兒園隊前教育如何做、如何銜接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省少學會副會長、市少學會名譽會長馮秋水認為,晉安實幼以隊前教育幼小銜接階段成果展來喜迎建黨百年,這場活動特別有意義。從今天的展示中看到新時代好兒童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黨的好孩子的精神風貌,充分說明這個課題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課題研究不但有效糾正小學化傾向,也極大豐富了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涵。用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滋潤童心,課題意義非凡。

省少工委副主任、省少先隊總輔導員鄭百靈認為,晉安實幼對課題研究是有思考的,實驗園教師接到任務雖感到困惑和困難,但她們能夠學習觀摩汲取經(jīng)驗。根據(jù)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學習少先隊“六知六會一做”知識,加入幼兒化,動手做、和哥哥姐姐互動,更多實踐融入教學,融入幼兒園特點;通過家長問卷星調查,將課題的紅色教育傳遞到家庭,培養(yǎng)孩子對少先隊的光榮感和歸屬感。課題務實,取得成效,希望提升、推廣,做成樣板。

領導講話 支持厚愛
課題研究需要專家的引領,更需要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團省委常委、少年部部長、省少工委常務副主任石智勇高度評價了晉安實幼課題試驗落實隊前教育,培養(yǎng)孩子聽黨話、跟黨走、頌黨恩,政治啟蒙從娃娃抓起,意義非凡。希望大家把課題階段成果鞏固、延展,把隊前教育課題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晉安區(qū)教育局黨組成員、系統(tǒng)黨委書記丁紀兵肯定了晉安區(qū)實驗園教師課題開展嚴謹細致、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希望大家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凝聚廣泛社會共識。

晉安區(qū)“隊前教育幼小銜接”課題成果展示圓滿成功,良好的政治啟蒙教育,讓孩子們對紅領巾充滿了向往和期待。有了一份美好的向往,有了一種憧憬的期待,孩子們心中已悄悄的播下了一顆愛黨、愛祖國、愛少先隊的種子,愿這顆種子厚積薄發(fā),茁壯成長,真正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我們相信,在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努力下,課題研究將持續(xù)開展,取得豐碩成果,以優(yōu)異的成績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